她是三星街高氏后人
在古蔺工作后考入大学
当天和高宝莼见面的老友,还有一位是长期专注研究泸州历史文化的老人董代富。董老今年80岁,出生在泸州下营沟,紧邻高宝莼年少时生活的三星街。董代富也是高宝莼的老朋友,当年为了解三星街高氏家族曾采访过高宝莼,加之高宝莼的大姐高宝涪还是董代富的初中班主任。
“三星街就是跟我们家族有关啊,因为我们高家一下出了三个进士。”高宝莼笑着说,自己的曾祖父高棠虽然也中了举人,但因为家族中有三个进士,一比较就实在算不上什么。
董代富解释说,泸州南门高家从永川到泸州后第六、七两代中出了五个举人,分别是五哥高棠、七哥高树、八哥高楠、九弟高楷及高棠二子高寿。其中高树、高楠、高寿两代三人先后考上进士,高树、高楠为同榜进士,这是泸州清代科举盛事,他们为泸州后人树立了如何读书改变命运及为官清正的榜样。
高宝莼回忆说,当时他们这一房人就住在三星街大夫第,主要负责“守祠堂”。儿时她最喜欢跑到长江边玩。1949年解放的时候,她曾和同学们打起鼓、敲起锣去迎接解放军。泸州解放后,她成为古蔺县的一名团委干部。
陈锡烈说,去年他查阅资料发现,1953年共青团古蔺县委机关汇聚一批年轻干部,从国家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大局出发,凡是本人要求离职深造者,团县委一律放行。其中就有女干部高宝莼,她考入了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
1958年,高宝莼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任研究员,一直从事单子叶植物分类学研究,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