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记者从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历经两年时间建设,泸州市茜草滨江生态公园于日前正式投入使用。
“茜草滨江生态公园全部开放了,这是件大好事,亲朋好友来泸州,我就带他们到这里,沿着滨江大道漫步,欣赏公园美景。”7月3日上午,市民张建立带着来自云南、贵州的老战友来到茜草滨江生态公园,体验泸州城市的滨江公园美景,感受泸州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
泸州茜草滨江生态公园
不远处的草地上,市民陈宇和几位朋友搭起帐篷,摆开桌子,边喝茶边聊天。在他看来,茜草滨江生态公园不仅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更是家庭郊游和亲子活动的理想之地。
漫步茜草滨江大道,海观秋澜广场格外引人注目,景观设计突出长江文化特色,市民可在此远眺江景。临江一侧,海绵跌水花园呈阶梯状布局,微型观景台点缀其间,是市民休闲打卡的网红地标。
茜草滨江生态公园位于江阳区茜草街道长江沿岸,东起茜草长江大桥,西至国窖大桥,总占地面积约27.8万平方米,涵盖7个地块12个分区,主要包括海观秋澜广场、园林绿化工程、海绵城市及配套建筑、给排水安装工程、公共厕所、景观小品等。在建设过程中,通过景观建设,完善水生态基础设施,修复栖息地,以提升生物多样性。在景观设计方面,通过巧妙的植物配置和景观小品营造,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公园内的滨江大道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茜草滨江生态公园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植被,在茜草半岛打造出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健身、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在植物设计上,主要以“红黄+紫色调”为主,打造五彩缤纷的滨江公园。乔木选用泸州市花桂花以及宫粉紫荆、朴树等,搭配美国红枫、银杏、水杉等,地被植物则以紫娇花、糖蜜草、鼠尾草等紫色系花灌木为主,营造出“多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植物景观。
由于公园临长江,滨江绿地修复过程更是别出心裁,除了严格按照两江四岸设计要求,以海绵城市为基本设计理念,保护修复沿江生态岸线,还构建起多层次、多功能的滨江绿地系统,最大限度保护滨江缓冲空间。同时预留洪水淹没区,减少洪水入城几率,提高水安全韧性。
茜草滨江生态公园建成投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泸州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与美好。
记者 曾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