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夏季,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仍是绕不开的话题;而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家庭、学校、社会应各司其职。
首先,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离危险的观念,并尽到监管责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危墙”可不单指墙。越是大江大河,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流涌动;无论会水不会水,在江河里游泳都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教育孩子,不能只在夏天提醒“别下河游泳”,而应该见缝插针地教他识别危险、远离危险。带孩子到涉水区域,坚决不能让孩子临河踩水。走路时,过斑马线闯红灯危险;坐车时,头手伸出窗外危险;运动时,不热身危险……同时,父母也要尽到监管责任,不能以“工作忙”“孩子大了晓得”等为借口,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和关心。
其次,学校要做好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教会学生游泳。虽然安全教育目前已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但还应不厌其烦地让学生意识到水中潜藏的危险,树立不私自下水的观念。单就防溺水而言,不妨花几节课的时间,将野泳想法的产生、水中危险的分类,到如何在水中自救等内容,深入讲一讲。
第三,有关部门应该在危险水域周边做好提醒、备好救生设施,建立巡逻劝导机制。特别是醒目的标语提醒、语音提醒,更能让未成年人警觉。
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教育是根本。虽然未成年人好奇心重、认知不足、叛逆冲动,但若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尽到责任,未成年人溺水的事件必然会越来越少。
李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