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水潦村咪苏坝,漫山遍野的甜橙树枝头缀满黄澄澄的果实。村民们捧着甜橙笑眼弯弯:“这越过越甜的日子,多亏了我们的‘兵支书’!”这位退役军人出身的省人大代表王小均,正用军人的担当和闯劲,在家乡土地上书写出一篇“甜橙致富经”。
脱下戎装归故里 锚定产业开新局
2011年,结束军旅生涯的王小均放弃城市优越的发展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水潦村。“部队培养了我,我要为家乡做点事。”看着家乡贫瘠的土地和乡亲们渴望致富的眼神,他决心要闯出一条产业振兴路。
经过多方考察,王小均发现水潦村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适合甜橙种植。然而,面对这个“新鲜事儿”,村民们顾虑重重:“万一赔了怎么办?”“没技术咋种?”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他带头流转30亩土地试种,自掏腰包聘请农技专家指导,从选苗、剪枝到施肥,全程摸索实践。2014年,首批甜橙喜获丰收,亩产收益超过5000元。村民们看着他兜里鼓起来,自然也动了心。
组建合作社聚力 拧成发展一股绳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16年,王小均牵头成立水潦村甜橙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提供果苗、技术、销售渠道,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为了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他主动垫资购买有机肥,挨家挨户传授技术,甚至将个人电话设为“技术咨询热线”,24小时为村民答疑解惑。
退役军人的执行力在产业发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带着村“两委”跑项目、争资金,修建灌溉管网、拓宽产业路,解决了甜橙种植的基础设施难题;对接电商平台、联系水果经销商,让水潦甜橙走出大山,远销重庆、贵州等地。截至2024年底,全村甜橙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年产值超1200万元,户均年增收1.5万余元。曾经的“穷山村”变成了今日的“甜橙村”。
履职尽责谋民利 绘就乡村新图景
作为省人大代表,王小均始终心系群众。他多次在省人代会上提出建议,请求支持叙永县申请赤水河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充分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
“现在村里路宽了、房靓了,年轻人也愿意回乡创业了。”看着家乡的变化,王小均满脸欣慰。他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拓展甜橙深加工,开发橙汁、果干等产品,打造特色品牌IP,让甜橙产业在边远“穷山村”绽放光芒。
从“橄榄绿”到“甜橙黄”,身份在变,初心未改。王小均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担当重任。水潦村的乡亲们坚信,跟着这样的“带头人”,日子定会像甜橙一样,越来越甜、越来越美。
叙永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