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泸州市“护航·2025”综合应急实战演练举行。本次演练共设置4个演练场,主演练场设在市应急指挥中心,3个分演练场分别设在龙马潭区、合江县、叙永县。市委书记刘筱柳在主演练场观摩演练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应对各项极端情况的充分准备,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任演练总指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鞠丽、市政协主席徐弟波在主演练场观摩演练。
图为地震救援科目现场。记者 牟科 摄
本次演练包括山洪和地质灾害应对、地震救援、危化品燃爆处置和水域救援四个科目。整场演练聚焦练预案、练指挥、练队伍、练装备、练协同,模拟极端情况、突出实战导向,投用通信保障车、大型无人机等新装备,新增气象监测预警和靶向叫应等新系统,涵盖监测预警、响应启动、决策指挥、现场处置等关键环节,共有10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
图为水域救援现场。记者 牟科 摄
演练结束后,刘筱柳作了总结讲话。她指出,本次演练针对性强、贴近实战,指挥高效、协同顺畅,科技支撑、装备精良,检验了应急救援新质战斗力,达到了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升能力的预期目的,为成功处置类似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
刘筱柳指出,泸州地形地貌复杂、灾害种类多样。特别是当前已全面进入主汛期,极端高温天气、强对流天气增多,各类灾害事故易发多发,应急工作须臾不可放松。要健全职责明晰的责任体系,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层层压实属地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包保责任,把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督促全市各级干部知责明责、领责尽责,确保责任环环相扣、工作无缝衔接。要健全统一灵敏的组织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及下设各专项指挥部的运行制度,健全横向协调、纵向指挥和跨区域联动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成员之间的具体分工,切实提高应急指挥机制的协调性和执行力,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格局。要健全系统全面的应急处置体系,全要素、全链条、全流程做足应急准备,优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发布机制,强化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和通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在复杂条件、特殊区域、极端环境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市领导郭宏川、刘峰、李堂兵、杨太平、李仁军、任晓波、郭真明、李华桂,以及重庆市涪陵区、江津区、永川区、荣昌区,自贡市、内江市等跨区域应急管理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在主演练场观摩演练。
记者 刘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