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评论> 正文

破题“重复检查” 还需继续努力

发布时间:2025-05-30 09:32:48 来源:泸州日报

推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实践。我市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以来,已累计为患者节约就医成本超2000万元,在缩短就诊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倒逼医疗机构技术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然而,在推进过程中,仍有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互认项目体量不足成为首要掣肘。尽管全市信息化平台已实现跨区域互认调阅近20万次,但实际互认仅1.7万余次,161项的互认清单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究其原因,既有检验时效性、机构水平差异等客观因素,也存在标准体系滞后、互认地域受限等制度短板。建议在持续提升基层检测质量基础上,建立动态更新的互认项目库,同时依托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技术辐射,推动云贵川渝跨区域互认网络构建,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地域藩篱。

监管机制尚存盲区值得警惕。现行平台虽设置“不互认需审核”的约束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仍面临审核尺度弹性、纸质病历监管缺失等风险。特别是外地患者首次就诊依赖纸质报告的情况,极易形成监管真空。需要建立更科学的裁定标准动态更新机制,同步开发纸质病历数字化核验系统,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追溯,让监管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

数据安全防线亟待筑牢。随着跨区域互认范围的扩大,平台承载的诊疗数据将呈几何级增长。当前我市数据保护体系尚未经历海量数据考验,亟须提升技术防护等级。建议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引入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释放医疗数据价值。

医疗互认改革是场持久战,既需要技术突破的硬支撑,更离不开制度创新的软实力。唯有坚持问题导向,在动态调整中完善机制,在开放协作中提升质效,才能真正让这项惠民工程行稳致远。

李荣泰

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