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去年水行政审批工作聚焦企业发展,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涉水审批规范化、精准化、高效化,其经验在全省水政工作会上交流。
去年,我市水行政审批工作以服务发展为导向,围绕提升企业涉水审批效率,开展工程项目涉水审批“一件事”办理,规范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服务、提升审批增值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在推进涉水审批规范化上,我市依法实施“一单一图一表”行政许可事项24项,规范政务服务特别程序12项,分级分类开展审批,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等工作制度,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搭建涉水审批内部流程申报平台,实现全过程无纸化线上流转,形成权限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涉水项目审批工作体系;涉水审批事项授权“无差别综合”窗口集成办理,免征水土保持补偿费纳入全市惠企事项服务清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与“免征水土保持补偿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纳入综合窗口集成办理,同步完成审批和惠企政策落实。
在服务涉水审批精准化上,我市延伸细化跨区域高速线性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审批范围和内容情形,为一件事办理提供了路径和方向;为推动落实全市“跨区域高速线性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审批一件事”工作,将窗口服务前移,派遣专员开展主动服务,及时梳理解决企业疑难问题,并指导企业开展跨区域河流、涉及多条河流的涉河建设方案审批,实现跨区域协作和数据共享,提升了企业办事的效率;我市通过“一件事”优化整合,跨区域高速线性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审批办理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办理环节由6个压减至2个,申请材料由13个减少至4个,跑动次数由6次减少至1次,提升了审批效率,大幅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
在提升涉水审批增值化上,我市强化部门沟通衔接,制定增值化服务涉水专项办事指南7个、要素表1个,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达到涉水审批事前准入把关的目的;建立区域内重、难项目涉水事项跟踪台账,采用“一项目一方案”工作策略,针对不同类别项目,跨部门开展事前评估和监管。运用省、市、跨区域技术力量与项目行业部门联合开展现场勘验、技术审查,确保项目合规合法完成涉水审批事项办理,提升了审批质效;制定了市水务局行政审批专业技术服务小组运行制度,组建5个市级涉水审批事项技术咨询服务小组,围绕我市重点、难点项目的涉水审批事项,进行专项技术服务。建立“业务+技术”服务专班,全流程跟班对接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解决了长江五桥、龙透关沱江大桥等建设前期的“中梗阻”问题,助力项目落地实施。
记者 简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