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专题栏目> 正文

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获点名表扬

发布时间:2025-04-16 07:19:10 来源:泸州日报

4月15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日前,在广州市召开的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我市“集聚粮食企业打造‘订单种植+仓储物流+食品加工’绿色循环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先进做法,作为“枢纽经济发展成效初显”两个案例之一被大会点名表扬。

2024年,我市全力推进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高水平建设,通过不断促进粮食产业成链集群发展、持续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深化粮食经贸合作强化辐射效应等举措,实现泸州港进口粮食达143.2万吨,同比增长8.9%;泸州口岸进口粮食集散总量居全省第一,成为长江上游最大进口粮集散中心,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聚集效应持续增强,推动枢纽优势向枢纽经济转变。

从产业发展来看,我市通过加快建设泸州港国际粮食物流产业园,以园区为支柱发展全市粮食物流产业,构建起“1+N”企业联盟。目前,泸州港国际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已集聚川粮集团、四川信特、和润集团等17家粮食企业,形成集“政策性储备、食用油和饲料初加工、蛋白粉及辅食精深加工、物流集散”于一体的粮食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粮油加工能力达290万吨,粮食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75亿元。

在仓储基础设施方面,我市大力实施产地保鲜设施建设工程,大型冷链物流中心等冷链设施加快建设,现已累计建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库体1376座,静态库容量达14.87万吨,全市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设施覆盖率达100%。同时,通过实施“百户外贸企业”培育工程,促成新康意、鑫淼森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随着酒粮饲料商贸仓配基地、中国物流泸州城市配送中心、临港驿通电商快递分拨中心等建成投用,我市粮食仓储物流业现代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的同时,粮食经贸合作的辐射效应得以强化。我市依托“水铁公”多式联运优势,加快融入“通道+枢纽+节点”的国家粮食物流体系,已与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哈尔滨、郑州等30余个城市建立粮食经贸合作,辐射保障云贵川渝10个市的口粮及转化用粮需求。

下一步,我市将依托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优势,加力加劲建成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打造陆海双向粮食联运基地、西南地区粮食物流加工产业集群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泸州力量。

李一

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