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专题栏目> 正文

典型案例⑧|泸州市打造“泸小麒”友好小区 破解网约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发布时间:2025-04-11 09:57:45 来源:泸州新闻网

4月10日,中共泸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泸州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共10个案例入选。

典型案例⑧

泸州市打造“泸小麒”友好小区

破解网约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改革背景

随着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网约配送行业已成为城市生活服务的重要支撑。目前,泸州市网约配送员超2600人,但在服务中面临“门难进、路难寻”等现实困境,导致配送效率降低,骑手与物业因沟通不畅引发矛盾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体验感,也影响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此背景下,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泸州市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委以问题为导向,依托泸州酒文化代表“麒麟酒尊”打造“泸小麒”党建品牌,在全省率先启动“骑手友好小区”建设,聚焦网约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构建“四个友好”(信息友好、设施友好、关系友好、治理友好),打造十大服务场景,既解决骑手急难愁盼,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形成“骑手服务有保障、社区治理有帮手、城市发展有温度”的多赢格局。

工作举措  

(一)构建暖心服务矩阵,破解“精准服务难”问题

1.打造综合站点,夯实基础服务。依托全市商业街区党群服务站点、骑手党支部驻地及骑手自发聚集地,建成“泸小麒”暖心驿站21个,同步共享党群服务中心和工会驿站469个,为骑手提供歇脚、饮水、充电、补给等服务,并叠加党员报到、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特色功能。

2.联动商业资源,织密服务网络。将146家临街餐饮店、食品店、药店、理发店等打造为“泸小麒”暖心商户,为骑手免费提供“驿站式”服务和特定优惠折扣;将2家社区食堂打造为“泸小麒”暖心食堂,为骑手提供10元吃饱吃好的美食套餐;依托社区卫生站、个体诊所等设立“泸小麒”小伤痛免费服务点19个,为骑手提供消毒包扎等基础治疗服务。 

3.建立对话机制,精准排忧解难。建立“泸小麒”对话群体党委书记机制,市县两级群体党委书记定期深入骑手党支部,与骑手“面对面”座谈了解实情,协调解决进门难、停车难等具体事项100余件次;开展免费体检、相亲联谊、亲子活动等暖心行动 150 余次,发放防寒手套、雨衣、水杯等“泸小麒”文创物资 4900 余件;为困难党员骑手建立专项帮扶制度,发放专属慰问金超3万元。

(二)打造友好生态体系,破解“配送效率低”问题。一是优化基础设施,化解配送末端梗阻。以“进门快、路线清、停车易”为目标,优化小区硬件设施。在小区入口设置扫码快速进门通道,显著位置设置“泸小麒”友好路线图,标注楼栋号、充换电桩、卫生间等关键点位;在楼号不明显的小区增设醒目楼号牌;划定骑手临时停车区,并配置醒目标识,实现“停放有序、通行无阻”。二是统筹社区资源,打造便捷服务阵地。依托物业人员休息室等打造“泸小麒”休息小站,拓展骑手歇脚点。利用物业服务中心、闲置空间等设立“红色共享空间”,配备饮水机、充电插座、急救箱等设施。动员社区(小区)食堂成为“泸小麒”暖心食堂,为骑手提供特价营养餐。动员小区周边商户成为“泸小麒”暖心商户,为骑手提供免费饮水、休息、折扣餐饮等服务,着力构建“10分钟服务圈”。三是深化数字赋能,拓展智慧服务场景。充分运用“泸小麒”小程序,集成“泸小麒”友好小区地图定位、实时导航、出入口和设施查询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切实提升骑手配送效率。同时,通过小程序的“骑手心声”功能模块,收集骑手对于“泸小麒”友好小区建设的问题反馈和意见建议,形成“需求即时收集、问题限时解决”的响应机制。

(三)践行多元协同共治,破解“融入治理难”问题。一是创新柔性治理模式,构建三方互信共治新格局。以物业、业主、骑手三方和谐倡议为内容,推行“花语楼号牌”文明标语,将治理理念融入小区景观。建立恳谈会、社区开放日等常态化对话机制,邀请骑手参与邻里节庆活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情感融合。实行“社区为主、党委共育、双向考察”入党机制,优先发展优秀骑手入党,推动党员骑手成长为管理骨干,带动60余名骑手递交入党申请书,2人发展为正式党员,10名党员骑手成长为团队管理者,形成“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治理格局。二是建立积分激励体系,激活骑手参与治理内生动力。群体党委将骑手参与基层治理的行为量化积分,每季度兑换积分奖励,并增加抽奖等激励措施;同时,常态化组织骑手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骑手综合素质和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社区根据自身实际,对骑手参与基层治理配套叠加奖励,积极引导骑手成为政策宣传、安全巡查、助老送餐等的重要力量,推动他们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治理合伙人”。三是健全长效考评机制,打造可持续协同治理生态。市场监管部门优先推荐参与治理的骑手及所在企业评优评先,助力骑手队伍获评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省级“五一”劳动奖章各1名、市级“五一”劳动奖章2名;骑手所在企业获评全国个私协会系统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创新试点单位、省级外卖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示范点、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各1个。住建部门将“泸小麒”友好小区建设成效纳入物业企业评优评先、星级评定指标,激发物业企业主观能动性,形成多方参与的可持续治理生态。

取得成效

(一)社区和谐指数持续攀升。目前,泸州市已打造“泸小麒”友好小区示范点29个,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泸小麒”友好小区建设工作,推动骑手配送效率大幅提升,物业、骑手、居民三方矛盾纠纷大幅减少,骑手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价值感不断增强,噪音扰民、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迎刃而解。全市骑手在党员骑手带领下,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110余次,广受群众好评。  

(二)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泸小麒”友好小区工作模式,以城市服务的温度,破解配送服务堵点,重构社区治理格局,实现了从“管理冲突”到“治理协同”的转变,推动基层治理走向精细化、人性化。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骑手及时上报安全隐患、设施故障等问题线索80余起,协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100余件,已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

(三)经验模式获广泛推广。“泸小麒”友好小区工作经验得到省委社会工作部高度认可,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四川省推进“骑手友好型社区”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全省21个市(州)全面推广。央视新闻频道专题报道《四川泸州建设“骑手友好小区”助力便捷送餐服务》,形成广泛社会影响。“泸小麒”工作经验做法被评为全国“小个专”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典型案例,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题会、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发言。

来源:市委改革办

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