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民生> 正文

解码泸州新消费场景④|泸州版束河古镇、泸州版宽窄巷子……街区流量如何变留量?

发布时间:2025-03-17 11:29:36 来源:泸州日报

到3月16日,山河明月·醉酒城街区的抖音号粉丝数为3.8万,发布作品1215条,获赞28.7万,去年3月发布的《泸州招婿》获赞1.2万。自开街以来,山河明月·醉酒城十分重视在网络平台的曝光率,不仅深耕抖音平台,在微信视频号也发布作品600多条。

鱼凫古街是叙永的网红打卡点。记者 牟科 摄

通过线上视频为线下场景引流,是当下各行业的普遍“玩法”,以街区打造消费场景自然不例外。但街区流量化发展也有自身逻辑,并非发几条视频而已,它是城市更新的一个新解法。

流量化重构城市更新逻辑

曾风靡一时且被疯狂吐槽的“我在××很想你”“想你的风吹到了××”路牌,至今在我市一些街区仍可以看到。它的出现是为了供人们打卡拍照,但在竞相模仿后变得土味和无趣。从另一方面看,这个路牌能一度流行并被大面积模仿,正是通过网络传播形成的风潮。“泸州记忆·这有光”街区的打造,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文和友”味儿,正是流量对街区、城市空间影响的另一个体现。前些年,我市将打造的某文旅城市综合体被称作“泸州版束河古镇”,尽管现在只剩青砖、成为了菜市场和停车场,半里·云南街区的最初定位是“民国风”“云南风情”,诞生伊始就是学习重庆“民国街”的一个试验品和半成品。如果说10年前打造街区的灵感还主要来源于“出差所见”,那么当下的灵感则更多来自网络,谁的流量高,就模仿谁。

不仅模仿,还要蹭流量。老泸州·大河街甚至被人冠以“泸州的宽窄巷子”的称号,目的无非是让这条消息传得更广。借别人流量推广自己的案例不在少数:2020年半里·云南开街时,也号称“把七彩云南搬到了泸州”。

在数字经济时代,流量已成为衡量城市空间价值的重要标尺。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盛唐密盒》沉浸式演艺,年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带动周边商铺租金上涨30%;重庆洪崖洞借力短视频平台的#千与千寻现实版#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文旅收入同比增长45%。流量化不仅是商业价值的放大器,更是城市更新的破局点。在街区发展方面,不仅是建设和推广时要参考流量,更要立足网络生成自己的流量。抖音#网红街区#话题播放量超286亿次,线上流量反哺线下已成新常态。“这有光”市场运营部负责人钟进云表示,他们街区不仅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引流,更是要求商铺积极开直播带货,小红书、抖音、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是四大入口。他认为:“现在的推广,必须大力依赖网络,街区同理。”他举例说,“这有光”门口的“中国泸州”打卡墙,是许多第一次来泸州、回到泸州的人必拍照的地方,而他们很多都是通过网络知道这里的。

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汤颂 审核: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