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社会> 正文

这项川渝青少年实践活动 “川江小作家”拿了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5-03-11 11:31:44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共同开展了“小记者看川渝发展新变化”——川渝青少年全媒体创新创意实践活动。这场活动为川渝两地“小记者”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记录时代变迁的舞台。在最近公布的获奖情况通报中,来自江阳西路学校的陈泓颖在“游学Draw”类别中获得一等奖。除了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外,陈泓颖的另一个身份,是《川江都市报》的“川江小作家”。

陈泓颖的手绘小报作品

在去年比赛征集期间,陈泓颖的妈妈收到了班主任老师发在班级群的参赛通知。“妈妈问我要不要参赛,我觉得可以试一试。”陈泓颖平时喜欢画画,她就选择参加“游学Draw”类别,该类别是以手抄、手绘插图的方式制作手绘小报。

陈泓颖正在做手抄报

说到做手绘小报,陈泓颖回忆起去年暑假参加的川江都市报社组织的“川江小作家”活动,她在川江都市报社编辑部和泸州新闻网直播间体验了当小记者和小编辑,学习到了如何采访、写稿和排版。技术有了,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构思主题。去年9月底,渝昆高铁川渝段开通给了她启发,她“采访”了身为重庆人的爸爸,又从记忆中“提取”了去重庆姑姑家玩耍的“素材”,利用周末手绘出了一张小报。

去年暑假,陈泓颖参加川江都市报社组织的“川江小作家”活动

这张手绘小报的主标题是《泸州到重庆最快30分钟 沿长江赛道的“中国速度”》,以图文形式排版。“渝昆高铁川渝段在2024年9月29日开通,泸州到重庆最快只需30分钟,一天游玩双城不再是梦想。”陈泓颖在画中画了一个小女孩,代表自己。画中的自己看到了一辆“和谐号”疾驰而过,串联起泸州和重庆的地标和美食。她向重庆人介绍泸州:“在泸州,你可以探访泸州老窖,品味千年酒韵和酒香四溢的魅力;可以漫步张坝桂圆林,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还可以登上泸州白塔俯瞰全城,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交织。”她又这样向泸州人介绍重庆:“山城夜景迷人,火锅飘香;磁器口古色古香,让人感受到老重庆的韵味和风情,品味地道老火锅的热情与麻辣。”

介绍完双城的景点和美食,陈泓颖不忘把之前的交通和现在进行了对比。她采访了爸爸妈妈并翻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往来泸州和重庆主要靠水运,时间最少一天;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两地交通主要是普通公路,行车至少五六个小时;进入21世纪,两地通行主要是高速公路,时间缩短到两个小时。如今,泸州到重庆,高铁疾驰,最快30分钟,沿长江赛道展现“中国速度”。

“泸州到重庆30分钟,好快啊!”陈泓颖和手抄报中的“自己”,感叹现在交通的变化,让两城关系更加紧密。

记者 曾凯 摄影报道

编辑:胡蝶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