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基础在壮大
培育低空经济人才,不仅有四川洪荒科技有限公司这类社会力量,还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专业院校。该校去年依托中国兵器、成都纵横的技术力量,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低空经济关联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招生报名火爆,第一批148名学生已于去年9月入学,接受全日制培养;同时无人机社会培训也在升温,首批就迎来了40名退役军人学员。
我市发展低空经济,与市场化应用和人才基础同步壮大的,还有政府公共服务应用场景的扩容。市发展改革委基础科科长李金睛介绍,近年来,无人机在政府公共服务场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公安部门现有34架警务航空无人机用于立体巡逻防控、保障大型活动空中巡防、配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应急消防部门现有3架中型固定翼侦察机、2架专业灭火无人机、30余架各类防灾救灾无人机和200余架小型侦察无人机用于预警指挥、基层防灾、工程抢险等;国网电力部门现有无人机248架、取证飞手121人,主要用于巡线、布线等工作。
在低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要素——装备制造领域,我市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去年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泸州造”航空发动机亮相。其中,泸州懋威科技有限公司参展的航空发动机,展示了“泸州造”在航空领域的深厚实力。自2016年成立航空航天产业园区以来,我市便积极开展航空航天动力研发、高端装备和材料制造等产业发展的探索实践。2017年组建的国有全资控股的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成为我市未来承接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泸州懋威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旗下企业,是国内极少正向设计研制小型航空发动机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致力于高超声速强预冷航空发动机设计及原理样机研制、小型涡轮发动机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设计及研发等。
人才培养、市场开拓、装备制造,我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正在壮大。目前,我市已成立低空经济推进工作专班,正在制定三年工作方案和2025年度工作要点。李金睛认为,当前正是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泸州市发展低空经济有基础条件、有发展资源、有应用市场,未来在低空观光旅游、无人机智慧物流、空中接驳运输等新兴消费场景的培育方面潜力巨大。
记者 李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