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合江县车辋镇旧桥村一片茂密的竹林里,忽然响起无人机振翅的嗡嗡声,风起、竹林摇曳。几分钟后,一台体长1.5米的无人机吊着一捆竹子缓缓升空,轻松越过竹林,将竹子轻放在林外的堆场,随后拉高、转身,飞了回去。
一台无人机一趟可运竹子150斤,每天可以运送八九吨,运输效率比以往的索道运输提高了三分之一不止。我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无人机运输正是应用场景之一。
无人机解了运输难题
合江县车辋镇属乌蒙山片区,全镇幅员面积8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1%,森林面积近8万亩,其中竹林面积7万亩,年产杂竹10万吨,享有“竹乡”美誉。2023年9月,重庆永川人左刚来到车辋镇,承包了3000余亩竹林。此后,他每天都要带着工人们一起砍竹子、运竹子。如何快速、高效地把砍下来的竹子运出去,成了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去年11月,合江县车辋镇成功引进四川洪荒科技有限公司,开始采用无人机运输竹子,解了左刚面临的运输难题。无人机不光提高了竹子运输的效率,更扩大了运输范围。以前有些山沟里的竹子运不出来,只能闲置,现在通过无人机运出来,变成村民的收入。四川洪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飞介绍,公司的业务成功解决了车辋镇70%以上竹子的运输问题。
无人机运输效率究竟如何?左刚介绍,以前一个索道一天大概能运10吨竹子,现在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运输八九吨。而且索道搭建成本高、位置固定不灵活,所需人手更多;无人机则可以同时投放多台,无论从运输效率还是从运输成本来看,都很划算。运输效率的提高,从伐竹工人的工作量也可见一斑,以前每人每天只能砍1吨竹子,现在每人每天可以砍2吨。
王飞介绍说,目前公司有18台设备,每天能够运输竹子180吨左右。公司自成立后订单不断,已运输竹子10多万吨。同时,公司也在开展飞手培训,一方面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为泸州的低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在四川洪荒科技有限公司的飞行营地里,一批学员正在学习无人机安全起飞降落、灵活转向等关键技术。学员李旭龙觉得,无人机操作不是很难,他相信自己能很快学会。他说:“现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学这个将来就业应该没问题。”唐登洪也曾是这里的学员,现已在公司就职。他说:“以前四处打零工,收入不是很固定,现在在公司操作无人机,每月收入有七八千元,我很满意。”
王飞介绍,从去年9月开展飞手培训到现在,公司已经开了6个培训班,输送飞手近2000名。他们如今大多已在各行各业入职,比如测绘、植保、运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