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晚,在北京市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离《赤水河上的密电码》演出还有50分钟,不少观众已经来到剧院大厅等候。当天,由我市原创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首部聚焦四渡赤水战役中密码破译与电讯斗争的红色革命历史话剧《赤水河上的密电码》开启在北京的第2场巡演。
作为本次全国巡演首站,《赤水河上的密电码》于2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市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剧院连演3场。市密码管理局局长先元富介绍道,从北京开启全国巡演,既是对剧目艺术价值的肯定,亦旨在通过首都的文化辐射力,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将泸州红色IP推向全国。接下来,《赤水河上的密电码》还将前往河北省石家庄市巡演。
一场话剧
揭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密码”
“跌宕起伏的情节,艰苦卓绝、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故事,让人看得过瘾,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的理想信念。”2月21日,在《赤水河上的密电码》巡演现场,观众赖振中激动地说道。
舞台上,发报机的滴答声与战士的喘息交织,数字密电与生死抉择碰撞,电波背后亦是战场。该剧巧妙地将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艺术符号,通过“密电码”这一载体,让观众在破译与加密的博弈中,触摸到革命年代信仰的纯度与智慧的锐度。剧中,富家子弟独树与昔日同窗邢立民因信仰分道扬镳,一为红军电讯组长,一为国民党电讯处长,两人在电波交锋中展开主义与信念的生死较量,最终以“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华民族的决定力量”的呐喊,将剧情推向高潮。
两个小时的演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形象生动的灯光、舞美设计,完整展现出保密机要战线隐姓埋名、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对党绝对忠诚、甘于奉献的精神,演出中不时响起热烈掌声。大家表示,这场话剧,揭示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密码”。
此次巡演还特邀参加过四渡赤水战役的红军后代观看,演出结束,这些特殊观众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开国少将王耀南之女王岩表示,看完《赤水河上的密电码》她非常感动,因为全剧不论是从导演、编剧还是演员都非常努力。“特别是通过这部话剧,让大家记得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一生。”王岩说,应该将剧中所展示的红色精神和革命力量教育年轻人,让他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开国少将曹丹辉之子曹小龙介绍道,父亲曹丹辉是1929年参加的中央红军,也是中央红军第一批无线电的报务员,也参加四渡赤水。“在四渡赤水时,父亲是电台的队长,而且还是报务主任,他曾经跟我们多次说过,四渡赤水是非常艰苦、而且非常困难,在那个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他带领的报务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曹小龙说,话剧再现了当年保密机要战线工作的情景,看了之后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