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办好惠民实事,让市民共享城市文明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近期,我市围绕共享停车、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便民市场规范化治理等民生领域,组织记者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惠民实事专题采访活动。即日起,《泸州日报》推出“文明城·幸福人——2024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惠民实事”系列报道。
2月10日9时许,市民黄杏艳来到龙马潭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恰逢中心楼下停车场有车驶离,她立即将车开了进去。但她发现停车位置是一个宽敞的过道,并非标准停车位。于是她特意询问问保安,被告知这是中心开发的免费共享停车位,并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可以停车。停好车、办完事,前后不到15分钟,黄杏艳看了下手机上的时间,这比预想的快多了。
黄杏艳以前也来这里办过事,停车得到旁边的公共停车场,但那边经常没有车位,只能开着车“绕圈”找车位。她说:“现在有共享停车位,来办事方便多了。”
龙马潭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物业单位是泸州市龙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腾物业,其项目经理黄亮介绍,中心有四个地面停车场,虽划设145个车位,仍难以满足职工日常停车需求。自2023年起,中心新增过道停车位80多个,不仅满足了职工停车,只要有空位,还会放市民的车辆进来免费停;在周末、节假日等时段,免费向市民开放。今年春节,我市集中推出“共享停车”便民措施,中心停车场由此正式向市民开放。
同步开放的还有市博物馆停车场。原本需按位停放并收费3元的停车场,如今道闸栏杆常开、免费共享,仅需遵守“不影响通行、不占用人行横道和消防通道”原则。今年春节开始,市民贾东就是这个停车场的“常客”。
贾东的家就住市博物馆旁边的泸城馨苑小区,小区内车位非常紧张,以前只能把车停很远,邻居们多有怨言。现在市博物馆推出共享停车位后,他就经常过来停车。贾东说:“共享停车位解了许多人的燃眉之急,让附近居民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市交警支队秩序科民警钱鹏宇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我市交警部门推出了6项便民措施,共享停车位是其中之一: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满足市民出行的停车需求。他说,这是向其他城市借鉴先进经验,旨在缓解停车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通过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协调,当时一起开放的共享停车位有48个点,包括市博物馆、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交警支队、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北滨公园、泸州临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纳溪区行政审批局等区域,分布在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的主城区,可供1.5万余辆车辆停放。
钱鹏宇说:“接下来,交警部门将继续发动更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入,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停车便利,为醉美泸州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 李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