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这既表明我市今年经济工作要以优化营商环境“开篇破题”,也向全社会发出了“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响亮号召。大会上的一些小细节,也体现出我市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视:会场未设主席台,第一排由市领导与企业家间插就座。
2月5日,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南苑会议中心召开。记者 阮春华 摄
会上,发布了泸州市“一‘泸’相伴”亲商惠企品牌、《泸州市城市机会清单(第一批)》,对《泸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进行了解读,印发了《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泸州市财金互动政策十二条措施》等。
与会企业家代表表示,大会传递的信息让人振奋,泸州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有力,发展信心倍增。
《泸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聚焦涉企检查、要素保障、政务和法治环境等关键环节,企业家们给予高度评价。我市能出台如此有针对性,并得到普遍认可的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得益于从去年10月开始持续推进的“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服务工作。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通过“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服务工作,各部门收集了许多企业发展难题,整理这些问题后,再通过反复研究论证,最终推出十二条措施。
当日有70多位企业家代表参加大会。泸州蓝茂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泸州市汽车贸易协会副会长范秀全表示,节后第一天上班就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鼓舞人心。他说,泸州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已有长足进步,现又推出亲商惠企品牌、出台新措施和新计划,让人非常期待。此次大会的召开,让他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泸州巴蜀液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蒲遥表示,泸州如此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一定能让本地企业发展更有干劲,让外地企业到泸州投资更有信心。他最满意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领导联系制度,“问题反馈及时,大局观好、指导性强。”今后不仅要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还要多方面宣传好泸州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他建议坚持政策的可持续性和落地监督。
中荟景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智能认为,大会不仅让人倍感振奋,还让人看到了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的诚意,“政策红利的精准释放和服务前置的创新思维,让我们对今年发展充满信心”。他建议,设立大健康产业专项融资通道或产业基金;加大校企共建力度,建立“产学研用”人才池;优化跨部门政策衔接机制,尝试或试点异地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等。
如何宣传好、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营商环境观察员机制是一个有力措施。首批观察员代表四川蜀泸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永森在大会上发言。他用三个关键词讲述了对泸州营商环境变化的感受:温度、速度、开放程度。他说,办事能感到业务人员的热情,这是服务的温度;“最多跑一次”推行、许多耗时长的业务实现了“瘦身”,办事时“立等可取”体现了服务的速度;“零证明”“极简通关”“混合用地改革”等改革、试点工作,则是体现了泸州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的开放程度。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司法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6个部门负责人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各区县作书面表态。
从新政策到新计划,从亲商惠企品牌到机会清单,春节假期后开工第一天发出的这个优化营商环境大礼包,将在我市的高质量发展中激起怎样的浪潮?各部门、各区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营商环境的步履永不停歇,愿在泸州的改革发展大局中当主角、挑重担、作贡献。
记者 李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