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新出台的惠企政策应在5个工作日内发布惠企事项清单、全面实现“非禁即入”、实施“一‘泸’相伴”亲商惠企品牌建设……2月5日,记者从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获悉,《泸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于日前正式印发。按照《计划》,我市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2027年,经营主体准入、运营、退出等关键环节堵点难点问题有效缓解,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明显降低,营商环境总体水平居于全省前列。
《计划》聚焦群众和企业关切,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围绕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四大方面,提出实施提升政务行政效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降低融资成本、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等30项具体行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打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计划》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提高市场准入和退出便利度、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等方面细化任务。为加强企业服务,《计划》提出要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制定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重点事项清单,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动涉企服务事项全面上线运行,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实施“一‘泸’相伴”亲商惠企品牌建设,定期发布《泸州市城市机会清单》,构建问题快速响应、限时整改和监督反馈的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大力实施“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活动,多渠道解决企业困难。
“开展涉市场主体‘查扣冻’问题集中清理整治,审慎冻结企业基本账户”“优化涉企案件办理,力争将涉企简单案件平均办理时长降至6个月以内”……《计划》明确将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涉企案件办理,高效推进破产审判,优化助企惠企法治服务,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在打造配置高效的要素环境方面,《计划》提出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保障企业用工稳工需求,畅通铁水联运通道,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企业融资、用人、用水、用气、用电、用地、物流成本等。《计划》同时提出,要强化环评服务保障,加强节能审查指导,全面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在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方面,《计划》提出要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计划》还明确了保障措施,提出各区县、园区要落实属地责任,统筹做好本地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依法依规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要开展营商环境监督执纪保障专项行动,重点纠治一批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适时曝光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
记者 刘明霞 李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