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社会> 正文

我的退休生活|退休后,她成了“时间管理大师”

发布时间:2025-02-06 09:58:48 来源:泸州日报

了解孙孝莲的朋友,有的说她是“时间管理大师”,有的说她有“无限精力”,有的说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有的说她是“家族的女汉子”。

在退休后的十年间,孙孝莲像很多女性一样,开启了“研究孙”的生活,照顾两个孙辈的生活、学习以及料理家务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但她并未禁锢于此,而是抓紧了除此以外的所有时间学习,去实现自己年轻时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我常常给家人说,我这半辈子没有虚度光阴,在龙马潭区诗词楹联学会,我是第一个女副会长;在泸州市诗词学会,我同样是第一个女副会长。”孙孝莲说,目前她正集中精力整理修改她的第三本书《风干的记忆》,争取在2025年编印出来,也算是为自己60岁作个纪念。

两度离开泸州 两度因思乡归来

孙孝莲是江阳区分水岭镇人,今年60岁,已退休十年,目前定居泸州。她说,这辈子都不会再离开泸州了,因为她实在太爱自己的家乡了,这里的一切都是她创作的源泉,这里也有她离不开的亲人和情结。

春节前,孙孝莲去大河街看开街仪式采风

还在分水岭镇读小学时,孙孝莲就展现出了超强的写作天赋,她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甚至被老师贴到楼道里让同学们观摩学习。小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泸县八中。

“我从小就对书很痴迷,但那时候书是很缺乏的,所以我见到有字的东西,哪怕是偶然捡到的报纸一角,也会逐字逐句地看。”孙孝莲说,那时候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书都是借来看的,父亲记忆力很好,常常是父亲看了以后再摆给她听。

孙孝莲回忆说,当时母亲在分水岭镇的旅馆和茶馆工作,这里也是跑摊的川剧团落脚的地方。近水楼台先得月,幼小的孙孝莲可以近距离看演员们排练,甚至是去垃圾堆里捡他们不要的剧本。那一段段的川剧唱词,常常惹得她泪流满面。

遗憾的是,因为家庭原因,身为老大的孙孝莲初中毕业就放弃了继续求学。不过,她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喜欢的写作,她常常趁父母睡着了,爬起来偷偷地写。

1986年,孙孝莲随丈夫去了达州矿区,每年春节从达州回泸州的经历,是她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记忆。“回一趟泸州,路途上要花好几天,一年紧手紧脚存下来的钱也花掉了。”孙孝莲说,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是最折磨她的。

1996年,在孙孝莲的劝说下,丈夫停薪留职,一家人回到了泸州。离开达州时,孙孝莲只带走了她的书,其他的一切都没带走。

孙孝莲说,2001年后,为了生存,她再次离开泸州去了贵州,同样是深深的思乡情折磨着她,最终在2005年又回到泸州,“再也不愿离开了”。

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