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社会> 正文

年夜饭里的泸州味道|年夜饭不用愁 这三道菜为你”撑场面”

发布时间:2025-01-24 10:31:00 来源:川江都市报

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夜饭不仅是一顿简单的饭食,还是家庭成员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努力赶回家共同参与的重要活动。因此除了家乡风味,仪式感同样非常重要的。这也让年夜饭的餐桌上除了一些地道的家常菜外,往往还需要几道大菜来“撑场面”。

不少家庭都有自己的拿手大菜,那些没有绝活的也不用担心,记者专门前往泸州一家餐馆请教,教大家如何在家里做出地道的泸州大菜。

年夜饭口味在改变 大家更看重健康

月20日,记者抵达餐馆时,詹烨正忙着安排当晚客人们的预约。临近春节,团年饭的订单多了起来,作为餐馆的前厅经理,詹烨也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詹烨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大家对年夜饭的追求也在发生变化。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菜品也从以前的大鱼大肉到现在的荤素搭配、低油低盐。

同时,大家对年夜饭的口味也有了新的要求。说起川菜,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麻、辣,但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如果光注重麻辣就不太合适了。团圆时刻,老人和小孩也是参与者,但他们往往不太能接受麻辣风味。为此,年夜饭餐桌上,更多是一些老少皆宜的菜品。

三道年夜饭大菜 为你的餐桌添彩

2023年,泸州市商务会展局、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公布了“泸州40正当红”醉美系列之“泸州美食”,詹烨所推荐的江团狮子头、烘牛掌、泸州豆瓣坨鱼三道菜就在其中。这三道菜的出场,绝对能为你家年夜饭的餐桌增添别样风采。

菜品

江团狮子头

江团狮子头是泸州厨师团队创新的一道泸州河鲜菜品。这道菜改变了川菜江团只能清蒸的传统做法,实现了“吃鱼不见鱼”这一别具一格的设想。

江团狮子头属于咸鲜味型范畴,之所以选择江团代替猪肉,主要是因为江团不仅肉质细腻而且刺少。在烹调时采用煨的技法,实现了川菜狮子头只限于清蒸或烧的突破。以高级鸡汤为辅料,使菜品既可作为宴席的座汤取食,又使江团狮子头可以“每人一份”的形式出现。

烹饪方法:

1、将净江团去皮、去骨,取净鱼肉、生肥膘肉洗净,均切成豌豆大小颗粒。马蹄先切成二粗丝,再切成绿豆大小待用。

2、将老姜拍破,同葱段、盐2g一并放入水中,浸泡待用。

3、取较大器皿,先将生肥膘肉粒解散后加入江团颗粒拌匀,再加入鸡蛋清、盐2g、姜葱水、湿淀粉20g,用手往同一个方向搅拌。呈胶状时,加入马蹄,继续搅拌,让鱼肉颗、肥膘肉颗、马蹄颗粒均匀地黏合在一起。

4、取四分之一的拌料放在手心,五指合拢,用两只手反复掂揉(行语俗称“团”)肉馅,使其变圆变光滑。依次掂完,做成直径为6cm的四个肉丸放入盘中待用。5、取锅烧水,烧沸后,将肉丸轻轻掂揉数下,放入小火的水中定型待用。

6、在砂锅中掺入老母鸡汤1000g,将肉丸放入,烧沸后,改用小火煨3-4小时。后将煨好的肉丸捞入玻璃器皿盛具中,加入菜心,将新鲜的鸡汤调味后灌入即成。

烘牛掌

烘牛掌由泸州名菜生烘肘子演变而来,也是泸州知名厨师的首创。其在选料上开拓创新,选用牛掌为主料;在调味上进行改革,佐以泸州地方调味品,以家常风味代替传统生烘肘子中的咸甜味;在技法上借鉴了“烘”的原理特征,以水为介质采用煮、烧、煨、收的烹饪技法,将牛掌用小火烘至糯软。此菜品色泽晶莹红亮,咸鲜微辣、滋糯耙香,味浓鲜美。

烹饪方法:

1、洗净新鲜烫皮牛掌表面杂质,冷水下锅加热,下姜片10g、葱段10g、花椒、饴糖、白醋、料酒20g。旺火烧开,除尽浮沫,改用小火煮30分钟。捞出,用冷水洗净。然后再重复前面流程两遍,去净牛掌的腥臊味,捞出牛掌备用。

2、锅置于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六成热,将牛掌擦干水分后入油锅炸至浅棕色待用。

3、将小香菇、白果分别用鲜汤蒸好备用。

4、炒锅置于中火上,放入色拉油100g、泸州豆瓣酱、泡姜粒、辣椒酱、大蒜、花椒炒至味香出色时掺入鲜汤,大火烧开,小火熬20分钟打出渣料。

5、将牛掌入锅,下冰糖色,加入盐、白糖、八角、山奈、料酒,调好味后加盖,用小火慢慢烘烧4小时使牛掌入味熟透。将白果、小香菇放入盘中垫底,捞出牛掌放入半汤圆盘中,将瓢儿菜煮熟后用其围边。将原汤汁烧沸后打去渣滓,放入味精、鸡精,用水淀粉勾芡收汁至浓稠发亮时起锅,淋在牛掌上即成。

泸州豆瓣坨鱼

泸州豆瓣坨鱼稍微要考手艺一些。这道菜源于泸州民间,是过去人们捕捉大鱼后将鱼斩成“坨坨”烧制而成的一道民间菜肴。经泸州厨师的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步形成现在的风味。此菜很早以前就在泸州得以广泛流传,属于豆瓣调味的家常味范畴,体现了选料考究、技法独特、调味新颖、菜品命名有创意的特点。

烹饪方法:

1、取江团的中段洗净,宰成约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2.5厘米的坨状。用食盐1克、料酒5克、老姜片5克、大葱10克、胡椒0.5克,码味10分钟。

2、姜5克、蒜15克切成末,豆瓣30克、泡辣椒20克剁细,葱20克切成马耳朵形。

3、在红薯淀粉中加入少量的水,调匀,以浆状为宜。

4、将已码味的坨鱼放入盆中,加入红薯淀粉浆拌匀。待锅烧热后,倒入炼熟的菜籽油1000克,将坨鱼放入四至五成热(120℃-150℃)的油锅中过油,待原料滑散、定型、有光泽时捞出待用。

5、锅中放菜籽油(炼熟后)50克、猪油50克,烧至100℃,放剁细的豆瓣、泡辣椒、姜米、蒜米炒香上色,下滑散的坨鱼,烹入醪糟汁15克、料酒5克,掺入鲜汤200克,再加入酱油10克、白糖10克、胡椒粉0.5克,轻轻地推动翻匀。改用小火烧至软熟入味,加入味精1克(可不放)、食醋5克,放入马耳葱20克,用中火勾芡收汁亮油,起锅装入浅窝条盘中即成。

记者 燕伟民 摄影报道

编辑:胡蝶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