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民生> 正文

泸州:办好民生实事 擦亮幸福底色

发布时间:2025-01-24 10:30:48 来源:泸州日报

改造老旧小区191个、新增婴幼儿托位1220个、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2项、开放公共图书馆9个……2024年,我市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民生温度,擦亮幸福底色。今年,我市将坚定不移推进共建共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学有所教 老有所养

1月8日上午,在玉带河幼儿园江湾分园,记者看到,小一班的同学们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做游戏、玩玩具,不时发出阵阵欢笑声;小二班的同学们端端正正地坐成两排,认真听老师讲课,内容是一些生活常识。小小的他们只占了宽敞教室的一个角落,教室另一边整齐摆放着他们圆形的午休小床。底楼大厅展示着孩子们制作的春联、灯笼、贺卡等新年手工作品。

该园教务处主任唐月霜介绍,玉带河幼儿园江湾分园于2024年秋期开学,共有500个学位,教学设施完备,仅运动场就有3个,园内目前有4个班114名幼儿。在校门口给女儿送衣物的刘晓满意地说:“校园修得很漂亮,老师也认真负责,孩子在这里我很放心。”

玉带河幼儿园江湾分园是我市做好“一老一小”工作的一个缩影。2024年10月,全国“一老一小”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市举办,正是对我市“一老一小”工作的充分肯定。在普惠托育体系建设方面,我市2024年新增婴幼儿托位1220个。我市还组建教育集团、教育共同体22个,全年25所学校竣工投用,目前优质教育资源覆盖中小学595所,惠及学生58.5万名。

此外,2024年我市提前建成投用示范性老年助餐网络2个、敬老院护理能力提升项目1个,并开展了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三个一”免费健康服务,在“老有所养”的工作中持续努力。

今年,我市将继续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做优“长乐泸州”养老模式,高质量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1050张、普惠性托位300个。

病有所医 劳有所得

1月14日,位于江阳区春华路二段康城路北侧的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项目主体全面封顶,标志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据了解,该项目将进入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医疗项目综合性强,项目方将加派专业技术人员、运用BIM技术等,力争使项目2025年底具备接诊能力,2026年陆续投入使用。

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紧挨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健中心院区。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区域诊疗水平及疑难危重症处置能力,建成“立足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创伤、内分泌代谢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2024年,立足医药健康优势资源,我市放眼全国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扩大“病有所医”的覆盖面,不断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健康泸州”行动,为422.53万常住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90个;实施全民预防保健服务,为117.3万人进行免费体检。

在优化公共服务中,我市去年的就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向登记失业人员等其他重点群体提供岗位38.4万个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3万多个,兜底安置困难群体1.4万余人次。

今年,我市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打造差异化就业服务新场景,建设公共零工市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工作。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1月8日,龙马潭区枫林小区改造项目仍在进行。5栋与8栋之间的景观廊基本完工,即将开始路面改造。该小区于2003年建成,居民1100户,2024年被列入龙马潭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改造项目包括小区电路、道路、绿化、墙面、消防管道、门禁系统、雨污水管网等,还将增补停车棚、景观廊等公共设施。

2024年,我市改造老旧小区191个,增设电梯253部。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数据显示,我市2019年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已改造老旧小区920个,涉及居民16.1万户。去年,我市还完成了33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和改造机电提灌站70个;新建农村供水工程3处,提高了1.9万人的饮用水质量。

2024年,我市全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全年拨付资金超1.7亿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同时还发放了中小学、幼儿园(含中职)各类学生资助资金。

今年,我市将实施城市更新提振行动,改造老旧小区、城市危旧房,加装既有住宅电梯,争创国家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智慧泸州“城市大脑2.0”上线运行,稳步实施“一网统管”。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月8日,市民曹桂林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但一同办手续的朋友迟迟未到。于是他来到位于医保综合服务区旁的城市书房,拿起一本《白夜行》,认真看起来。曹桂林说“:我经常到这个书房看书,很方便。”

该城市书房空间通透敞亮,以油纸伞点缀,添了几分清新典雅的氛围。设有软座椅和梯步座位,座位旁还有充电设备。据市图书馆工作人员袁婷婷介绍,这间城市书房面积有200多平方米,藏有书籍8000余册,可同时容纳约80人阅读学习。目前,城市书房的开放时间为工作日上午9时到下午5时,周六上午9时到12时。

2024年,我市开放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馆8个、美术馆2个、综合文化站126个、博物馆5个,常年开设针对少年、中青年、中老年的美育课堂等,年接待服务群众200万人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微特博物馆群、城市书房,争创省级智慧广电示范区;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新(改、扩)建体育公园3个。

记者 李荣泰

编辑:胡蝶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