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60岁以下满十庆生办酒席很常见,邻居们都会来帮忙,现在不来了。”1月22日,泸县立石镇中咀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介绍,新规的实施,让60岁以下的“满十酒”在中咀村逐渐消失。
近年来,泸县通过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等方式,遏制大操大办,推动乡村文明新风,探索基层治理新经验。
60岁以下的“满十酒”:从100多户操办到难觅踪迹
在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曾给村民带来诸多困扰。泸县立石镇中咀村通过村规民约,破解了这一难题。
2023年春节期间,中咀村有100多户村民办60岁以下“满十酒”,让村民“人情债”负担过重。
去年,中咀村通过村规民约,明确规定60岁以下满十庆生不办酒席。当年,村里有户人家孩子满20岁,周围邻居都没去帮忙。该户人家摆了20桌酒席,结果只来了10桌客人。此后,60岁以下“满十酒”在中咀村难觅踪迹。今年1月21日,中咀村就有8户村民退订60岁以下“满十酒”。
中咀村还限制红白事办酒席范围,提倡只办婚酒、60岁以上“满十酒”、丧葬酒。升学宴未列入红白事办酒席范围,去年全村未办一次升学宴。
“新规实施后,人情往来变好了。”中咀村4组村民徐功英说,“过去,‘人情债’让人喘不过气来,现在大家轻松多了。”
红白事酒席:从20多个菜减到10个菜
在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大操大办曾是村民的一大负担。过去,办酒席动辄20多个菜,整鸡、整鸭、整鱼……不仅浪费严重,还增加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以前办酒席都是吃得少、倒得多。”
洪安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邱宗祝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村里通过村规民约,提倡葬礼吃大锅菜不办酒席,婚礼、寿礼酒席不超过10桌,每桌不超过10个菜。
新规实施后,洪安桥村的酒席不再铺张。整鸡、整鸭减半切成小块装盘,整鱼改成水煮鱼片……菜品分量减少,实行“小碗菜”。如果酒席分量不够,村民可以增加两到三个菜。
“这一改,每桌酒席的花费从过去的500元降到了300多元。”邱宗祝说,“村民们一年能省下一半的人情钱。”
而在立石镇12个村、社区,村(社区)干部、镇上食品监督员分别向酒席主人、餐馆老板说明了新规,控制每桌酒席的标准不超过400元。
红白事助兴:“夕阳红”舞蹈队免费演出
在农村的大操大办中,红白事邀请歌舞团演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去,一台演出费用少则4000元,多则上万元。立石镇柏杨村通过组建“夕阳红”舞蹈队,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2023年,柏杨村监委会主任谭清苹组建了这支“夕阳红”舞蹈队,免费为村里的红白事表演。表演节目包括唱歌、舞蹈等,既提供了娱乐方式,又减少了村民请演出团的费用。
“过去,村民婚丧祝寿都会邀请演出团,费用很高。现在有了‘夕阳红’舞蹈队,不仅免费,还能烘托气氛。”谭清苹说,“去年春节期间,‘夕阳红’舞蹈队两天就要演出一场,很受村民欢迎。”
立石镇下湾村则推出了免费放映电影的服务。村民办酒席需要放映电影时,只需提出申请,村里就会安排专人去落实。这一举措不仅为村民节省了开支,还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
“过去,办酒席要花很多钱请歌舞团,现在村里有免费的舞蹈队和电影助兴。这个事情好,让我们少花钱。”柏杨村8组村民徐先云夸赞道。
记者 简放鹏 实习生 周雨桐 向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