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跨部门监管模式、柔性执法机制、容缺受理制度、白名单库……今年以来,泸州应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把“企业视角”作为“第一视角”,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政务质效,全力以赴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发展赋能增效。
综合监管做“减法” 提升监管“精度”
煤矿,人尽皆知的高危行业。泸州煤矿开采风险极高、治灾极难,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底线红线工作。为护航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环保、公安、市场监管等多个职能部门都会定期、不定期为全市各煤矿企业开展“上门体检”服务,确保安全绿色健康运行。累计起来,安全检查频次显多。
不过,最近的检查形式让四川叙永一矿煤业公司党委书记何斌颇感惊喜。原来各职能部门“进多次门”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开展跨部门综合检查。7月3日至4日的检查中,检查组共查出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矿产资源管理和特种设备管理等各类问题隐患33条,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跟踪整改,闭环销号。
跨部门综合检查带来的好处也让观文煤矿深有感触。“‘一支队伍综合查’,既有助于指导企业系统性整治隐患问题,更能让企业感受到监管执法的精度和温度。”2023年以来,泸州市印发“跨部门综合监管”系列文件,制定完善监管规则、标准和配套措施,印制了“一业一册”合规经营指南,一次性告知市场主体合规经营要求,以部门协作的联合检查减少到企总次数,按照“统一进场、统一检查、统一记录、统一离场”的方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动企业心无旁骛统筹抓好发展与安全。
做好多部门重复执法“减法”的同时,泸州也注重在避免多层级重叠执法上下功夫。一年来,全市推动实施分级分类执法制度,在市级层面形成重点企业计划查与一般企业“随机查”的机制,在区县推动片区统筹执法和涉企执法登记备案制,形成“非重点不检查,无计划不检查、未备案不检查”的机制,有效降低“多头监管、重复检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以来,“强安2024”监管执法专项行动累计查治隐患1.77万项,执法检查次数同比减少11%,立案处罚数量同比减少20%,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