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提升开放能级
11月28日,随着川航3U8890航班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迎来今年第8000万名旅客,提前再迈上一个“千万级台阶”,成都也因此坐稳“中国航空第三城”交椅。
厚植全方位对外开放能级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竞争力,必须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今年以来,四川始终坚持大通道与大平台建设相结合、内联外畅与赋能增效相结合,抓好对外开放的硬支撑和先手棋。
向云端,空中丝绸之路织密成网。今年四川聚焦空中通道、货运枢纽、口岸环境、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七大行动”,目前天府国际机场国内航线通达性居全国第一,双流国际机场往来客流超过一半为商务快线旅客,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形成畅通丝路、直达欧美、联通五洲的“四川空中金桥”。
天府机场。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供图
铁道上,中欧班列创新提速。今年7月,泸州创新中欧班列拼车模式,将零散货物串联起来集整发运,在满足中小微企业出口货物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同时,畅通国际物流通道,降低物流运输成本。这让成都创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既缩短了5天的运输时间,又节约了一大笔转运费。今年8月,全国首个“中欧班列+低空物流”配送模式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通过串联起中欧班列和低空物流两种运输方式,跨境电商消费从此实现“分钟达”……
随着空铁水公等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第四极”开始展现巨大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与驶向世界的“快车道”并驾齐驱,加快打造一批高能级开放平台,共同成为四川扩大对外开放能级的“左膀右臂”。前不久,来自四川宜宾的动力锂电池率先在全国拿到“火车票”,一辆挂载动力锂电池1个标准集装箱、重量约24吨的列车从四川宜宾港直达上海金山卫,供给特斯拉超级工厂。
“很长一段时间内,四川锂电产业主要依赖公路和长江水路进行运输,成本高、耗时长,尤其在国际出口方面,物流成本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四川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四川自贸办专职副主任吴舸介绍,为破解锂电池产业物流瓶颈,四川自贸试验区将推动锂电池铁路运输纳入重大制度创新集中攻坚事项,最终推动这一项改革达成。
以小切口重点攻坚方式,深化首创性、集成性、差别化探索,正是今年四川试验区的一大着力点。作为改革集成的综合试验平台,今年8月四川自贸试验区对标领航行动全面启动,聚焦贸易便利、产业集聚等五大重点领域,明确了80项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破除重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开放型产业集群。
持续巩固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优势,培育壮大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等新业态,综合保税区成为支撑四川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又一支重要力量。成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四川省内综保区进出口合计同比增长26.3%,拉动同期全省外贸增长10.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四川外贸增长的主引擎之一。
俯瞰宜宾港。 罗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