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当再次回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的那一刻,激动、喜悦、亲切、忐忑……多种心情交织在张连心心里。
医院是她的第二个家。2004年4月,泸医附院(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为连体女婴张连子、张连心姐妹实施分离手术。此后每年,张连心都会与姐姐返回医院,在医生伯伯、护士姐姐的陪伴下完成各项体检。
跨越20年,如今,张连心以实习护士的身份忙碌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真实上演了泸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张连心在小儿外科实习
20年时光交错
从被牵手的患儿,到牵手患儿的护士
20年前,张连心的故事就是从小儿外科开始的。
那时,一对年轻的宜宾夫妇抱着一对腹部相连的女婴四处奔走。面对复杂的手术难度与昂贵的分离手术费用,夫妻二人几近绝望之际,《泸州晚报》(现《川江都市报》)率先关注到这个家庭,并第一时间报道了他们的遭遇。在报社记者的奔走努力下,泸医附院决定免费收治两姐妹。
2004年4月3日,小儿外科教授刘铭顶住压力,在连体肚皮上划开第一刀。6个小时后,整形外科郭力教授为“单飞”的两姐妹缝上最后一针……对于这场轰动全国的四川省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手术,当时未满半岁的张连心自然是毫无印象。
但自记事起,每年一次到忠山体检,就成为她和姐姐张连子的“必修课”。总有一束束医生关切的目光将她们笼罩,总有一双双护士姐姐温暖的手把她们内心的慌张驱走。渐渐地,一颗梦想的种子也悄然在张连心心里种下,“长大后我也要穿上白大褂,和他们一样。”
2022年,张连心考取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开始了梦寐以求的护理专业求学之路。更巧的是,2024年7月完成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习时,她所在班级被分到西南医大附院。
自7月起,张连心已在妇科、口腔外科、风湿免疫科完成实习,待小儿外科的实习结束后,她还要去综合病房和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共轮转6个科室,每个科室实习6周。
从被护士姐姐牵着手的小患者,变成牵着小患者手的护士姐姐,对于张连心来说,有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曾经的患儿回到科室实习,对于西南医大附院小儿外科的医护人员而言,同样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张连心来实习的第三天,当科主任刘铭教授路过护士站时,一眼便认出了戴着口罩的张连心,二人相视一笑。
“刘主任很关心我,详细询问了我实习的感受。我竟然忘了改口,条件反射地叫他‘刘伯伯’。”张连心说,小儿外科的医护人员都非常忙碌,每天都有许多小朋友走出病房,又有许多小朋友来到病房。自己也越来越感到护士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职业,“我自己曾经接受过帮助,现在也可以帮助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