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二“梅花”伉俪同台饰演夫妻
为利用川剧艺术的形式宣传四川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泸州市非遗所积极探寻一条能充分调动和发掘老中青三代艺术力量的传承发展道路,采用“外请名家+本土演员+‘泸州河’川剧传习基地学员”三结合模式打造川剧《潮起大江》。近日,记者在泸州市非遗所见到王超、虞佳夫妇时,二人正在和其他演员一起排练。能同时邀请到两位“梅花奖”获得者加盟《潮起大江》,无疑让该戏具有了更多的看点。
王超、虞佳这对川剧届有名的“梅花”伉俪,在《潮起大江》一剧中饰演段祺坤夫妇。
王超,国家一级演员,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拜川剧表演艺术家蓝光临、余开源为师,并受川剧表演艺术家晓艇、王世泽悉心指教。王超扮相俊美、嗓音圆润高亢、表演细腻,饰演过不同类型的角色,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
虞佳,国家一级演员,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虞佳是近年来在四川戏剧青年演员中崛起的实力派,其自身优秀的嗓音天赋和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备受戏剧界广泛关注。其代表剧目有《目连之母》《传说陈麻婆》等,《目连之母》荣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也是四川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
虞佳告诉记者,他们在泸州排练的这段时间,也参与了泸州市非遗所里年轻演员排演的折子戏,目的就是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让这些年轻演员在舞台经验、表演技巧、唱腔等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看点三 川剧中融入京剧、华尔兹元素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走进剧场去看川剧的不少观众而言,这出川剧是否精彩,除了看是不是名家名角外,还要看剧中是否有绝技展现。比如大家熟悉的变脸、吐火、滚灯、甩水袖等,是川剧中比较常见的绝活。除此以外,还有踢慧眼、帽翅功、髯口功、扇子功、甩水发……
那川剧《潮起大江》还有什么值得戏迷期待呢?包靖介绍,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的过程中融为一体,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剧,并延续至今。川剧《潮起大江》中除还是以“泸州河”高腔为主外,还融入了部分京腔,细心的观众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对于部分观众反映“听不懂川剧”的问题,其实现在川内很多剧场都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如戏台两侧设有字幕,演员的唱词会同步在屏幕上滚动播出,即便听不懂四川话也能看懂川剧。
在剧中饰演马六的沈敬东告诉记者,他在剧中就有一段伴随着华尔兹音乐的出场亮相,场面有些“中西结合”的感觉。
该剧还有大量年轻演员加入,其中年龄最小的是来自泸州市江阳西路学校五年级的王玥曦。王玥曦在剧中饰演段祺坤的女儿段若秋,虽然只有15句台词,但小姑娘非常认真。
记者 彭方均(图据泸州市非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