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评论> 正文

[两江评论]冲刺四季度,交出2024年泸州发展的满意答卷

发布时间:2024-10-28 11:21:36 来源:泸州日报

国庆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泸州124个重点项目启动;渝昆高铁川渝段通车后,泸州与成都重庆经济交流活动加密;中国白酒生态智能酿造产教融合示范园开园运行;大力推动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入第四季度,泸州各领域都在拼搏努力。

现在到年底还有不到三个月时间,我们已经到了“临门一脚”“冲刺撞线”的紧要关头。10月23日,我市召开2024年三季度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议,号召全市上下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加力加劲抓项目、抓产业、抓企业、抓环境、抓民生、抓底线。

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干部群众多年的接续奋斗,我市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市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攻坚克难,在解决问题中打开泸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力加劲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有基础和底气。

泸州是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云贵川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特别是拥有全省第一大水港、第三大航空港,集聚了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形成了“水公铁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以优势促发展,我们具备良好条件。

省委对泸州发展寄予厚望,赋予泸州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区域医药健康中心、与宜宾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等多项重任。高位谋划,我们发展前景广阔。

泸州人众志成城,仅用一个创建周期就成功拿下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张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名片;泸州用时15个月建成云龙机场,实现“军民通用机场建成速度全国第一、机场建设速度西南第一”。这种无所不成的精神状态,是泸州人攻坚克难的底气。

有基础有条件,没有落实,再好的目标也只是水中月,再强的举措也是纸上谈兵。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狠抓工作落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奋力推动泸州高质量发展,不负省委厚望、不负全市人民群众期待。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泸州是四川经济大市,要以拼经济搞建设的新作为新成效体现经济大市的责任和担当。

产业建圈强链可以有更大作为。所谓“建圈”,建的是生态圈,要形成产业生态体系;所谓“强链”,强的是产业链,要稳定供应链、配置要素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丰富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内涵。

项目投资应该攻坚突破。项目投资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支撑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效应。要坚持“资源要素跟着优质项目走”,加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加快建设、尽快投产达效。

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止步。营商环境“反映在事、体会在人”,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要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发挥好12345涉企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作用,帮助企业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决不能把问题诉求收上来就算了事,更不能走过场、做样子、搞形式。

城市品质品位可以再提高。品质品位直接关系城市价值,影响城市长远发展,已是人们选择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标准。在完善城市功能和场景营城上可以更进一步,构建有个性、有态度、有故事的城市IP,让外地人来到泸州就忍不住感慨“衔杯却爱泸州好”。

拼经济搞建设,从本质上讲,拼的是精气神、拼的是好作风。全市各级干部都要把工作作风进一步严起来、实起来、细起来。

要敢于担当作为。想干事、干成事,总会遇到难题和挑战。谁敢迎难而上、谁能找到办法,谁的发展就能抢先一步、快人一拍。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形成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事不避难的良好风气。各级各部门也要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全面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全市上下要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推动泸州发展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走在前列。

泸州日报评论员 罗森波

编辑:陈俊宇 责任编辑:刘笃梅 审核:汤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