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古蔺县职业教育中心(一期)(以下简称“古蔺职教中心”)正式揭牌,并举行首期开学典礼。
新建成的古蔺职教中心校园 支力 摄
古蔺职教中心开学第一课 支力 摄
古蔺职教中心占地520亩,总投资14.55亿元。今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古蔺职高6000余师生实现整体搬迁;二期工程于2024年3月启动建设,整个项目预计2025年完工,建成后将合并大村职中和古蔺职高,可容纳在校生10000余人、实现年社会培训量20000余人次,实现县域职教资源整合。
揭牌当天还举行了政校企签约仪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海尔集团等10余家学校、企业将与古蔺县职教中心携手,共同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办万人职校 打造川黔一流职教园区
作为省、市重点项目,古蔺职教中心位于古蔺县东城产业园核心区域,而将“职教中心办进产业园区”,正是古蔺县谋划长远、着眼未来的考量。
回溯历史,始建于1976年的古蔺职高,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后,由于校园狭小,陷入“小校园办大职教”的窘境。
2021年至2023年,古蔺县实现从脱贫摘帽县到西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蜕变。在以优质酱酒为引领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凸显,与之相匹配的职教中心呼之欲出。
2022年2月,古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实地勘查调研、会商论证,确定职业教育中心选址,并明确牵头业主单位,启动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办理。
2022年5月,作为“主心骨”的古蔺职教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统筹协调项目建设工作,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022年6月,古蔺考察团走进宜宾、重庆等地,汲取课程设置、专业实训室建设、规划设计、办学理念等建校“营养”。当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集多方之智为规划方案出谋划策。
在无数次反反复复、逗硬较真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一个发展目标愈发明确:办万人职业学校,打造川黔一流职业教育园区,进而为“酱酒之乡”源源不断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助力古蔺“向东再造一座新城”。
2023年5月,按照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标准,占地520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古蔺职教中心启动建设。
荒野蜕变 职教中心“愿景”化“实景”
按计划,从项目动工到建成投用,古蔺职教中心建设周期不足一年半。如何有效推进建设进度,如期完成既定目标,成了建设领导小组绕不开的一道“思考题”。
作为项目推进的见证者,自古蔺职教中心动工以来,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副校长李绪蔺就一直坚守在施工现场。同时,他也是职教中心女生宿舍楼和食堂楼的“楼长”。
“楼长蹲点”监督机制,是古蔺县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举措之一。通过由监理方、专班、住建局建设中心落实专人组建楼栋施工“三包”(包楼栋、包进度、包安全)责任小班,监督各楼栋建设进度。
除了“楼长蹲点”监督机制,项目现场还建立“要素保障”协同机制,即住建、水务、交通、经商、综合执法等部门协同推进供水、供电、燃气和周边市政道路工程、河道治理等配套项目;建立起“每日会商”纠偏机制,由县住建局建设中心每日召集各班组、监理方、施工方会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日调度。
多重机制推动,到今年6月,一期13栋功能楼,除培训中心、运动场、体育馆外,其余楼栋主体施工全面完成。
6月1日,古蔺职教中心项目进入“百日攻坚”阶段。施工现场千人集结,对如期实现开学目标发起“总攻”。
8月31晚9点,完工楼栋全部亮灯;9月1日,校园内的水、电、气、路、污、通信、监控、广播全面投用;9月3日,“迎新环卫队”完成对校区的连续两周清扫与消毒;9月7日,130间教室、158间实训室、755间学生宿舍全部交付。
历经494天,一域山野荒坡的蜕变,让职教中心“愿景”化为“实景”。
产教融合 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
9月8日,2024年秋期6000余名师生陆续分批报到,古蔺职教中心开学在即,正式从古蔺职高手中接过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接力棒”。
9月10日,古蔺职教中心正式揭牌,当天还与10余家学校、企业举行了政校企签约仪式。10余家学校、企业将与古蔺县职业教育中心携手,共同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古蔺职教中心将坚持“以市场为引领,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立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坚持创新办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走特色化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揭牌仪式上,古蔺县人民政府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西华大学等院校举行了“政校合作·师资赋能”签约;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与海尔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签约;古蔺县职业高中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举行了“校校合作·协同育人”签约,力求在人才交流与培养、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实现“对外有益”“向内赋能”。
“接下来,我们将在打造一流川黔职教园区、调优专业布局供给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有‘大动作’。”古蔺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调优专业布局供给结构为例,古蔺县将着眼全县“产业亟须、产业急需、行业紧缺”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立足“生态立县、酒业强县、农旅富民”总体要求,瞄准优势产业、紧缺岗位、本地生源,增设酿酒工艺与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包装设计与制作、应急救援技术等特色专业8个,构建酱酒酿造、农林旅游、智能建造(含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五个专业集群,打造“酿酒大师”“蔺州建工”“郎乡名导”三大品牌,形成适合古蔺县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结构总体布局。
提及职教中心办学理念,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党委书记廖相鹏表示,要把专业办在经济的增长点上,办在企业的需求点上,只有学校与企业对接做到“零距离”“无缝隙”“免预热”,才能实现毕业生出校便是“成品”,让学生在成才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记者 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