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去世那年,我12岁,当时在抚顺榆林小学读书,雷锋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我是煤都(抚顺市)少年艺术团成员,还参加了1964年4月举行的雷锋迁葬仪式。”3月5日,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74岁的袭著臣首次向外界讲述了他和雷锋的故事。老人坦言,雷锋精神激励了家中三代人。
袭著臣近照
他曾参加雷锋迁葬仪式
袭著臣的老家在山东,父亲在抚顺挖掘机厂工作。到了入学年龄后,袭著臣被父亲接到了抚顺,成为榆林小学的一名学生。袭著臣回忆说,他的记忆里,雷锋刚去世时埋在抚顺市戈布街的烈士陵园内,是作为一般的烈士安葬的。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后,抚顺团市委组织全市少先队员参加雷锋的迁葬仪式,从新抚区的戈布街迁到望花区的望花公园,后来在望花公园建成了雷锋纪念馆,宣传雷锋精神。
袭著臣参加了当时的迁葬仪式。袭著臣回忆说:“雷锋去世后两个月,抚顺团市委组织全市少先队员到雷锋所在的汽车连参观学习,我也参加了。雷锋是望花区的校外辅导员,但从那以后,我们都说雷锋也是我们的校外辅导员。”
1963年毛主席题词发表后,抚顺团市委组织成立了“煤都(抚顺市)少年艺术团”,宣传雷锋精神,袭著臣作为艺术团成员参加了首场在抚顺挖掘机厂俱乐部的成立大会演出,以及此后在各区开展的巡回演出。
当时全国都在学习雷锋同志,整个抚顺市更是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袭著臣说:“我父亲所在的抚顺挖掘机厂,大家都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对我的影响非常大。”